首頁 > 綜合 > 正文

全球即時看!東湖評論:青年干部需要些“暑氣”

2022-07-23 20:45:04來源:荊楚網  


(資料圖片)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一年一到的“大暑”如期而至,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最后一個節氣,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雖有濕熱難熬之苦,卻十分有利于農作物成長,農作物在此期間成長最快。正如同青年干部的培養需要經得起艱苦環境的考驗,才能成長與成才,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干部,我們更需要一些“暑氣”。

有“暑”才有“數”,諺語有云:是驢子還是馬,拿出來溜溜。新時代的青年干部,并不是一開始就是萬能的,畢竟從書本跨到實操,需要一些時間的適應,所以能不能適應這些是青年干部能不能走下去的第一步,也是青年干部練好干事本領的第一步,只有將自己置身于艱苦的環境中,適應“暑氣”所帶來的不利因素,才能做到對自己有數,清楚自己的短板和不足,明確以后學習的方向,為干事、成事做好鋪墊。

有“暑”才有“熟”。對比當下少數青年干部,因怕擔風險,不敢干事;怕擔責,不敢領事;怕處分,不敢嘗試。種種的不敢,歸結為一點就是見事少,練事少,缺乏一些在艱苦環境中磨練的底氣,撐不起迎面而來的“暑氣”,更做不到信手揀來的“熟氣”,作為新時代青年干部,我們需要在“暑氣”中練就能干事,干實事,出實效的真本領,力爭做“成熟”的新時代接班人。

有“暑”才有“曙”。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皶r代楷模”黃文秀,2016年,碩士畢業的她選擇回到家鄉,成為一名扎根基層的定向選調生。兩年后,她奔赴偏遠貧困的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帶動了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她也從一開始的不受待見,甚至被村民拒之門外,到最后的被村民拉著一起話家常,討論脫貧的方法,黃文秀用兩個月的時間,兩萬五千里走訪路換來了大山村民最純樸的感情,她深知作為新時代青年干部,是不能脫離群眾的,更不能吃不了群眾吃的苦,越是艱苦的環境,她越要身先士卒,越要在不利的“暑氣”中給村民帶來“曙光”,雖然黃文秀的生命定格在30歲的脫貧之路上,但是她所展現出來的青年干部面貌,正是新時代青年干部應有的責任與擔當。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欲為參天大樹,離不開在艱苦環境中的淬煉,作為新時代青年干部,我們需要在“暑氣”中迎來金秋碩果。

稿源:荊楚網

作者:黃亞

責編:楊虹磊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