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站導航
觀察家網 > 熱點 >

上海都市圈發達程度有多高?來看各市人均收入和GDP,確實算頂流

Data居士 | 2023-07-10 11:29:08

我國經濟經過前幾十年的粗放、野蠻生長,許多地區已發展出較大的產業規模。而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市場競爭越發激烈,因此靠單體作戰難獲更大空間,因此近10幾年我國開啟了“集群化”模式,也就是以某龍頭為中心集合周邊城市協同發展,以期獲得1+1>2的效應,各大都市圈就是代表。


(資料圖片)

其中上海都市圈應是其中最具成效,發達程度最高的,當然與圈內各市原就具備了很強經濟實力有關,形成集群效應后更具競爭力了。

上海都市圈雖未獲正式批復,但不管是上海官方還是圈內城市對此都抱有極大熱情的,而且已啟動了產業、交通、科研等領域的協作。加上一直以來都市圈內的城市文化相近、經濟聯系密切,而且各具產業特色,進行集群合作不僅順理成章,而且因此產生的效應必定會非常顯著。

截止2022年末,上海都市圈9個城市的經濟總量高達13萬億以上,應是各大都市圈、經濟合作區域中經濟規模最大的了。圈內包括了上海這個4萬億級GDP龍頭、蘇州這2萬億級城市,以及寧波、無錫和南通等萬億GDP城市,你說體量能不大嗎?

不過是否發達并不取決于總量,更要看人均狀況。上海都市圈內城市中擁有國內人均GDP最高的無錫(剔除能源型城市),有近20萬元,另外蘇州、上海也都是在18萬元以上,常州、寧波與舟山等市的人均GDP也是在全國城市前20內的。

哪怕是都市圈內最低的嘉興、湖州2022年人均GDP也都是在11萬元之上的,要比全國平均值高出一大截。所以說整個都市圈內呈現出上限、下限都相當高的水平。

只看人均GDP可能信服力不高,而且也很難反映居民富裕狀況,所以還得參看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一看也是同樣高企呀,整體同樣也是在各大都市圈之首的。

都市圈內擁有兩大人均收入超7萬/年的上海、蘇州,尤其是上海市2022年已接近8萬、高居全國之首;另外像寧波、無錫、嘉興、湖州與舟山等五市也都是在6萬元/年以上的水平;常州市雖然略低點,但也已接近6萬,達5.95萬元了。

九大城市中只有南通偏低,還不到5萬元,但也已比全國的36883元均值高了一大截。整個都市圈內城市人均收入全部高于全國許多,也是很少見的。

許多都市圈或經濟合作區雖然某一個或幾個龍頭城市的民生水平非常強,但要達到整個區域內的均富卻很難達成的,必定存在幾個吊尾的,不管是人均GDP還是人均收入都要低于全國的。因此是否可以說,上海都市圈的發達程度就是全國頂流了呢?可能有一個區域會質疑,那就是發達水平同樣一流的粵港澳大灣區。

雖然粵港澳的定位要大于一般都市圈,但因區域內11個城市的地理、產業、交通的關聯度非常高,論面積、人口規模等確實也與上海都市圈相近,所以值得對比。

論頭部城市的發達程度肯定更高,港澳兩地的人均GDP或收入遠高于上海、蘇州等;深圳、廣州等市同樣也非寧波等可比。

但大灣區內還存在多個發展一般的城市,從人均GDP看還有多個低于全國均值;而看人均收入的話,不僅江門、肇慶尚低于4萬/年,而且肇慶市僅只有31470元/年,這也就限制了整體發達程度。

因此雖然大灣區擁有“港澳廣深”四大超級大都市,但因缺乏均衡性,區域內還是存在偏低水平的城市,頭尾城市的懸殊性略有點大,故而整體與上海都市圈相比還是要遜色一點的。

而且從產業發展與協作方面,上海都市圈也感覺更緊密一些,因此可能也會有更大的上升空間。大家對此是否也是如此感受呢?也來談談對上海都市圈的展望吧!

都市圈各大城市的GDP總量、人均GDP和收入具體狀況,請看下圖:

標簽:

  • 標簽:中國觀察家網,商業門戶網站,新聞,專題,財經,新媒體,焦點,排行,教育,熱點,行業,消費,互聯網,科技,國際,文化,時事,社會,國內,健康,產業資訊,房產,體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