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綜合 > 正文

【地評線】東湖評論:食鹽供貨充足,“跟風”搶鹽大可不必

2023-08-26 05:56:49來源:荊楚網 ?(湖北日報網)  


(資料圖)

8月24日下午日本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引發全球廣泛關注和熱議。受核污染水排海影響,韓國鹽價大漲,民眾“舉國囤鹽”。我國也有不少地區出現“跟風”搶購食用鹽現象,多個電商平臺的碘鹽、加碘鹽、無碘鹽等短時間內顯示缺貨。面對突發情況,囤鹽實際上是人一種應對恐懼的本能,公眾的這種看似過激行為實乃人之常情。好在中國鹽業集團第一時間發布了公告,詳細告知了大家我國食鹽來源主要為井礦鹽、湖鹽、海鹽,并不受日本核污染影響,所以大家大可以放寬心。

與此同時,雪天鹽業集團、浙鹽集團、山東省鹽業協會、湖北鹽業集團等紛紛發布公告,均回應稱食鹽供應充足、穩定有序,倡議廣大消費者理性選購,切勿盲目囤貨搶購。據公開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原鹽產能和產量最大的國家,鹽產區分為海鹽產區、井鹽產區、湖鹽產區。2022年,中國原鹽產能達11585萬噸,產量達8390萬噸,2022年全國原鹽表觀消費量達到5830萬噸。我國擁有豐富的鹽資源,鹽業生產規模較大,食用鹽產量完全能夠滿足國民需求。不僅可以滿足當代,子孫后代也有鹽吃。所以囤鹽這個一時的舉動,大家也不必傳播。

事實上,過分囤鹽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一份食鹽的保質期只有3年,但人體一天的健康攝入量是有限的,大量囤積必然造成資源浪費,且會引起短期市場供應緊張,推高市場價格。此外囤鹽行為會引發社會恐慌,當人們看到他人囤積日常生活必需品,會產生恐慌心理,進而引發類似搶購的行為,加劇市場緊張程度。

小食鹽,大民生。鹽是百味之首,事關百姓生計,落實食鹽安全責任至關重要,我們國家對食鹽質量的檢測有著嚴格、完善的標準體系,從食鹽生產原料來源、食鹽生產環境、食鹽生產工藝標準、衛生標準等均有明確規定。修訂出臺的《食品安全法》、《食鹽專營辦法》更是明確了食鹽生產、流通、使用全過程安全管理,切實保障了“舌尖上的安全”。

日本不負責任的核污水排海之舉,應當譴責,也必將自食惡果。我們在此時應當掌握科學知識,切忌盲目跟風。而且目前國家也已經對海鹽生產海域進行了嚴密的監測,確保食用鹽的安全。對此,希望廣大消費者回歸理性,過平淡生活,品多味人生,這樣才真的是有滋有味。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胡沙(武漢經開區)

責編:王舒嫻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