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綜合 > 正文

【地評線】東湖評論:在市井長巷中擘畫“一口食鮮”新未來

2023-07-28 17:56:32來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資料圖】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近年來,很多地方特色小吃常常“出圈”,引發一眾消費者追捧,獲取流量密碼。較低的準入門檻和龐大的市場需求,也對創業者產生了巨大吸引力。“穩經濟、擴就業、促消費、帶發展”的潛在優勢促使各地政府在小吃產業政策扶持上鉚足勁頭,做足文章。

5月22日,由商務部主辦的小吃產業發展現場會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舉行。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從提升產業化、規范化、品牌化、數字化、綠色化水平等五個方面,全面推動小吃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各地打造小吃產業集群。這給地方政府和小吃經營者們提供了發展指引,也為小吃產業做大做強、健康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發展小吃經濟,需要地方政府引導、規范和扶持。規范經營秩序,便民利民不擾民是城市管理者的追求。部分小吃經營者流動經營、占道經營,在人行橫道、機動車道、路口拐角或人員密集處隨意擺攤設點,不僅破壞城市環境衛生,也給道路交通安全帶來隱患。亟需地方政府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相應發展規劃,加大城市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引導從業者自覺遵守城市管理規定;劃定經營區域,幫助流動商販尋找合適的經營地點,做好配套服務,加強衛生管理,引導沿街商戶積極落實“門前三包”,加大市容秩序管理力度。

發展小吃經濟,需要經營者筑牢“舌尖上的安全”。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材來源是否安全、存儲運輸是否存在隱患、配料調料是否健康、加工過程是否衛生等每一個環節都影響著小吃的安全。保障食品安全,既是對消費者的生命健康負責,也是對自己的“飯碗”負責。小吃行業品類多、口味多,但是安全的紅線和衛生的底線只有一個。只有始終保持如履薄冰的心態,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扎實抓好食品安全,才能真正保障消費者健康,把生意做得蒸蒸日上。

發展小吃經濟,要講好文化故事,加強品牌培育。從西往東“遍地開花”的蘭州牛肉拉面,從東往西火遍全國的沙縣小吃是大多數國人最熟悉的兩個小吃品牌。在蘭州拉面和沙縣小吃的門店里,可以看到品牌“故事薈”向顧客無聲地講述著自己的“前世今生”。同時,由于統一了制作流程,各地品牌門店的口味一般不會有太大差異。相關部門要充分挖掘本地特色小吃潛力,加強品牌文化培育和宣傳推廣,譬如:結合本地人文歷史資源,以文化賦能特色食品,講好小吃故事,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用科技賦能,規范制作流程,確保食品味道和口感;加快線上線下有機結合,激發特色美食的消費活力。對于經營者來說,要身體力行,守護好自己的小吃品牌,用心做好味道,用情做好服務,擦亮小吃的“金字招牌”。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規范發展小吃產業,既是滿足消費者多樣化消費需求,提升顧客滿意度的必然要求,也是穩就業、保障民生的重要途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有用心抓好食品質量、用情做好配套服務、用力擦亮小吃品牌,才能用“舌尖”帶動“腳尖”,變“流量”為“留量”,為進一步推動小吃產業高質量發展擘畫“一口食鮮”新未來。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許濤(宜昌當陽)

責編:聞玉強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