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綜合 > 正文

當前熱門:東湖評論:粽葉留香思端午,家國情懷永傳承

2023-06-21 19:35:48來源:荊楚網 ?(湖北日報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最初,端午節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又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后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提到端午節,繞不開的話題必是屈原。“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多少名流千古的詩句,都只為了懷念屈原。我想懷念的應是他心憂家國、情牽百姓的品質,稱頌的是他義無反顧、忠貞愛國的精神。注入愛國主義精神的端午節,蘊含著中華民族正直磊落、憂國恤民、浪漫詩意的人文理念,也凝聚起了中華民族的“根”與“魂”。這樣的民族精神和情懷,是最為寶貴的一筆財富。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相傳屈原自盡后,人們爭相劃船追至洞庭湖施救,卻不見蹤跡,為寄托哀思,便蕩舟于江河之上,此后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作為一項重要的端午民俗,它不僅是單純的體育活動、競技比賽,更是在中華傳統文化里有著深刻寓意。龍舟比賽需要多人協作、相互配合、彼此信任,在船槳齊落齊起間,品悟“同舟共濟”的團隊精神;在響徹耳畔的鼓聲和口號聲,激發“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的拼搏精神。這種龍舟精神不僅在傳統文化當中尤為重要,在快速發展的今天也尤為珍貴。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在端午節這天,人們喜歡用五彩絲線系在兒童手臂、手腕上,以祈求壓邪避毒,長命百歲。如今,小孩子們對五花八門的西方節日了解更多,卻很少知道中國傳統節日的風俗來歷。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亦不是無可附著的空洞口號,而是可以無形融入質樸生活的每一個日子里。以自身影響身邊,發揚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讓每個中國孩子都能為這個國家驕傲和自豪。

五月五,是端陽。吃粽子,掛香囊。門插艾,香滿堂。龍舟下水喜洋洋。端午節承載著融入民族血脈的家國情懷、積極向上的“龍舟精神”,發揚傳承民族文化的載體。我們要不斷汲取端午節的文化和精神力量,堅持文化自信、厚植家國情懷,讓團結一致和奮斗不息的精神,在歷史的新賽道上全力前進,必能賦能民族的不斷前進,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李娜(武漢武昌區)

責編:王舒嫻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