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綜合 > 正文

東湖評論:為愛著“輕裝”,助推新風尚

2023-06-05 21:28:27來源:荊楚網 ?(湖北日報網)  


(資料圖)

近年來,相較于父輩入鄉隨俗的傳統婚禮,越來越多在城市打拼的鄉村新青年有了自己的觀念,不再將豪車迎親,珍饈美味作為婚禮的必需品,取而代之的是“低碳出嫁”,減少非必要開支,把節省的錢用在創業致富上。

不知從何時起彩禮演變成人們互相攀比的一種形式,越來越高,到了談“彩禮”色變的地步。還傳出了“長長久久,九萬九,發發發發,八萬八。”的順口溜。對于剛剛摘掉“貧困帽”步入“新生活”的普通家庭來說,真不是一筆小數目,因為給不起“天價”彩禮,被拆散的婚姻也是不甚枚舉。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彩禮聘金。”從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點名“天價彩禮”以來,治理高價彩禮成為各地推進婚俗改革工作的重點。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明確要求“推動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風易俗規范”,并提出“扎實開展高價彩禮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彩禮是我國千年習俗的文明傳承,包含了男女青年及其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高價的彩禮曲解了婚姻的真正意義和內涵,也讓金錢成了衡量愛情的秤桿。因此,要想減輕婚姻彩禮負擔,還需讓“低彩禮”“零彩禮”之風,吹到鄉村的每一個角落。

婚禮不是面子工程,鋪張浪費沒有必要。前不久,一位來自山東德州登記結婚的95后小姐姐在接受采訪時的一席話感動了無數網友,她表示“父母把我們撫養長大已經付出了很多,所以為了結婚而掏空對方的家庭來辦一場所謂的高級婚禮是沒有必要的,尤其是婚車這種無關緊要的鋪張浪費。”部分鄉村在移風易俗的倡導下,老百姓也意識到婚禮不是攀比表演,將大操大辦改成邀請親朋好友小聚慶祝,將收取份子錢改成接受口頭祝福。在新思潮的影響下,新青年在婚禮的舉行上有了更多的參考,簡約又浪漫的旅游結婚也成為一種新潮流。

當前,盡管婚事新辦簡辦已經在農村初顯成效,但要真正破陋習樹新風,靠新青年的一己之力遠遠不夠,鄉村建章立制仍是關鍵。村內黨員干部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探索成立移風易俗勸導隊。借鑒“共同締造”理念,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在弘揚婚俗新風中引導農民群眾廣泛參與,和農民群眾一起制定一套完善的村規民約,讓文明的“種子”在沃野里生根發芽。

全國各地紛紛通過發倡議、立規矩等方式,持續推動青年婚俗改革,破除入鄉隨俗的鄉村傳統婚禮。青年一代要從自身出發,只有卸下愛的負擔,才能讓幸福回歸純粹。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張文(宜昌興山)

責編:王舒嫻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