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綜合 > 正文

【大學生評論大賽】東湖評論:“數商興農”助推鄉村振興 世界觀察

2023-05-23 18:40:35來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資料圖)

在田間地頭架起手機開播,鄉村風景做“包裝”,“農貨”變“網貨”,“數商”助“興農”。“數商興農”是發展數字商務振興農業的簡稱,是農村電商發展的新階段、新舉措、新方向。

從《“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實施“數商興農”行動,到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數商興農”工程,以農村電商為代表的新業態新模式,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農產品網絡零售增勢較好,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5313.8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較2021年提升6.4個百分點。一些地區開展農產品“購物節”“數商興農年”等活動,均取得不錯的成效。通過數字賦能,提升鄉村產業的活力和實力,為鄉村振興帶來新機遇。不過,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電商新業態在助農興農的過程中,在平臺監管、人才培養、打造產品品牌等方面還要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充分發揮效能。

“數商興農”要注重監管電商平臺。所謂“助農”帶貨主播拍短視頻悲情營銷,編造諸如七十歲果農哭訴水果賣不出去的凄慘故事,打著銷售“初級農產品”的旗號,掛羊頭賣狗肉。網紅假電商紅紅火火,農村真電商無人問津,劣幣驅逐良幣。面對這一情況,平臺要及時打假,地方則不能僅限于對接電商企業,而要整合本土電商資源,進一步打造本土直播間,從直播電商到直播+電商,讓農村數字商務“出圈”,讓廣大農民穩步增收。

“數商興農”關鍵在“興”、重點在“農”。既要培養“新農人”也要兼顧老農民。作為數字原住民,“新農人”頗具互聯網思維,將個人前程與鄉村發展結合,投身“數商”,助力鄉村振興。然而,許多傳統農民仍對數字化感到陌生,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下從事產業流水線中的低技能勞動。對此,地方政府應充分發揮“新農人”的帶頭作用,開展針對傳統農民的數字商務培訓,讓老農民跟上農業現代化的步伐,共享“數字紅利”。

“數商興農”不僅要打造特色農產品,還要注重培育農產品品牌。近期,有網友基于自己不愉快的購物經歷,將“電商果”與劣質水果劃等號。當前,不少電商在銷售農產品時仍將注意力放在提升產量上,重視短期營銷手段,忽視長期品牌建設,容易失去消費者信任。農產品生產技術仍需標準化,售賣流程亟待規范化。只有高質量的農產品才能打響品牌,提高知名度,從而提高農產品銷量,切實為農民增收。

“數商興農”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各地在推進“數商興農”過程中,應有發現問題的敏感和解決問題的勇氣,實現農村電商健康發展,讓“數商”越來越“興農”,為鄉村振興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提供新的助力。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周文卿(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

指導老師:王溥(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學院教授)

責編:廖逢倩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