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綜合 > 正文

環球快資訊:清朝后宮嬪妃的等級劃分及人數分布 都是怎么劃分的呢

2023-01-04 15:29:48來源:互聯網  


(相關資料圖)

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更容易被大家了解。諸多影視劇創作也以清朝為歷史背景創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清朝宮廷劇。在清后宮中皇帝各位嬪妃的等級劃分的,根據地位高低對人數也有嚴格限制。隨著清王朝的發展,后宮中的嬪妃等級大致做了三次調整。

入關前:努爾哈赤的后金時代,當時并未有明確的后宮等級制度,嬪妃們大致被分為“福晉”“格格”兩種,福晉比格格的身份更加尊貴。在電視劇《孝莊秘史》中皇太極的后宮中身份最為尊貴的便是大福晉,這便是中國皇后等級的前身。在皇太極上位之后不久,便對后宮有了基本的等級劃分標準,按照身份等級將依次劃分為五宮:中宮清寧宮、東宮關雎宮、西宮麟趾宮、次東宮衍慶宮、次西宮永福宮。

入關后:這是清朝進入強盛時期,皇帝的后宮也隨之變得豐富。在康熙以后,原本后宮中“福晉”“格格”地稱謂被更為細致的劃分替代。這是后宮之主皇后的職務被明確劃分,皇后居中宮,有且只有1人。另設置皇貴妃1名,貴妃2名,妃4名,嬪6名,還有貴人、常在、答應共八個等級各自分配居住在東西12宮。其中貴人、常在、答應、官女子(伺候皇帝的宮女,不算入等級劃分)是沒有人數限制的。東西12宮中東宮:景仁宮、承乾宮、鐘粹宮、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西宮:永壽宮、翊坤宮、啟祥宮、長春宮、咸福宮、儲秀宮。妃位是后宮品階中的分界線,妃位以上便可“自立門戶”居一宮正殿主位自稱“本宮”,可以管束自己宮內品階低的嬪妃。影視劇中常見的娘娘和主子只有在嬪位以后才有資格。

清中后期:這時清王朝開始衰敗,后宮的人數急速減少。原有的后宮八個等級和人數限制已經名存實亡,清后期同治皇帝的后宮中僅一后四妃5人,光緒皇帝也只有一后二妃3人。清朝共12位皇帝,后宮的人數配置一直和王朝的興衰緊密結合,康熙盛世是后宮大小嬪妃有過79人。

除中宮和東西12宮外,紫禁城中還有一個區域是安置先帝嬪妃的地方,這些建筑以“慈寧宮”為首,還有壽康宮、寧壽宮、壽安宮等。按照清朝祖制,先帝駕崩后,先帝妃子們便要搬進這里,太后、太妃、太嬪等先帝嬪妃搬進這里后便自動退出了后宮的舞臺,除太后還有些許娛樂活動外,其他人多半是青燈禮佛安然度過一生。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