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綜合 > 正文

朱祁鎮為何一定要殺奶奶張太后?一文帶你了解

2022-11-24 09:58:15來源:互聯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公元1449年,土木堡發生叛亂。在這場戰役之中,幾十萬明朝大軍被滅,四朝老臣張輔、兵部尚書鄺野、戶部尚書王佐等66位朝廷大臣殉全部國。

在這場叛亂中,罪魁禍首就是明英宗朱祁鎮。面對眾多大臣的竭力反對,志大才疏的朱祁鎮卻在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振的慫恿之下,想要效仿明太宗朱棣五伐蒙古之舉。說朱祁鎮志大才疏,并不是土木堡戰敗的結果,主要是因為其在出征前糧草出現了問題。古人有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然而在朱祁鎮出征之后,他的后勤補給竟然出現了補給不足的情況,更可恨的是,在出征的途中,明英宗朱祁鎮竟然并不熟諳行軍之道,雖然軍中有張輔等將領,但他卻將指揮權交給王振。而平時就是囂張跋扈的王振,在擁有大權之后,對朱勇等大將更是不肖一顧,在這種情況下,朱祁鎮最終被俘,王振也死于亂軍之中,險些釀成亡國之舉。

雖然最后朱祁鎮還是回到了京城,但他在被朱祁鈺軟禁7年之后,又通過奪門之變實現了又一次登基,隨后更是誅殺了忠臣于謙等人,竟然還為王振在智華寺樹碑立傳。這似乎掩蓋了其丑陋的一面,實則是人們更能看清朱祁鎮的無情、忘恩負義、寡廉鮮恥。

至于他一直念念不忘的王振,肯定與他一樣逃不掉歷史的鞭笞。通過影視劇《大明風華》我們不難發現,王振在崛起過程之中,作為后宮之主的張太后(明仁宗的妻子)、以及孫太后(朱瞻基的妻子)其實她們對于王振的小人誤國行為是看的非常清楚。張太皇太后也都多次痛斥(《大明風華》中訛為孫太后,史實為張太皇太后,但卻都未選擇將王振殺掉,這就導致了土木堡之變明軍大敗,而朱祁鎮為了掩蓋自己丑陋的一面不得不將張太皇太后殺掉。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