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綜合 > 正文

微資訊!【地評線】東湖評論: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暴力當休矣

2022-08-26 08:33:13來源:荊楚網  


(資料圖片)

8月23日,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盛榮華介紹,中央網信辦結合每年開展的“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將網絡暴力、網絡水軍、網絡黑公關作為“清朗”系列專項行動當中的一項重要任務,集中力量來整治這方面的問題。在這次網暴專項整治行動中,重點網站平臺累計攔截涉攻擊謾罵、造謠詆毀等信息6541萬余條,處置違法違規的賬號7.8萬個。這些有力舉措切實保障廣大網民合法權益,更加說明了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近年來,網絡暴力案例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從杭州取快遞女子被造謠出軌案,到網紅“羅小貓貓子”直播中喝農藥自殺悲劇,再到尋親男孩劉學州事件……“按鍵傷人”現象讓人防不勝防。目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各類社交平臺的興起,網絡暴力問題愈加凸顯,網暴造成的后果也越來越嚴重。而網絡暴力的危害性有自己的特點,會造成受害人“社會性死亡”,甚至直接導致受害人處于風險境地。其實,這種向別人潑臟水、放冷箭的行為,是一種病態現象,暴露出偏狹的心理。“天下苦網暴久矣!”來自網友的一句感慨,道出了治理網絡暴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網絡暴力行為,不僅沖破了道德的底線,更踐踏了法律的紅線,只有擦亮法治利劍,打擊網絡暴力,才能震懾網暴。檢察機關對杭州取快遞女子被造謠出軌中的郎某、何某誹謗案提起公訴成為此類事件中的全國第一案。2022年2月28日,南方周末記者對話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賈宇,討論在網絡社會與現實社會緊密交織的當下,司法、執法機關如何進一步維護公民權益。說明司法機關對網絡誹謗、網絡暴力的打擊共識在形成、力度在加大,互聯網法治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與此同時,整治網絡暴力的呼聲越來越高。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和業內專家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建議,對網暴加大打擊力度的同時,進一步完善相關立法,建立更加完善的懲治機制,加大對網絡暴力責任主體的懲治力度,讓“按鍵傷人”的網暴者再不敢肆無忌憚,對社會風氣形成正確引導,維護清朗網絡空間。

表達有邊界,流量有底線。如果說網絡暴力行為是淹沒理性、蠶食公序的洪水猛獸,那么網絡平臺理應成為一道守護精神家園的堅固堤壩。而一些社交平臺、門戶網站在防范網絡暴力行為方面,還存在責任認識不充分、履職盡責不到位、制度機制不完善、管理操作不規范等問題。事實上,平臺做得越大就越活躍,相應的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也越大。對各類網絡平臺來說,唯有立起“防火墻”、架起“高壓線”,把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落到實處,才能呵護健康的網上精神家園,推動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成為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

治理網絡暴力,需要你我攜手同行,既要把控自己的言論邊界,以身作則維護網絡文明,又要保護自己的權利邊界,避免在自身權益遭受侵害時手足無措。作為普通人,如果不幸被網暴,我們可以關掉私信,減少接受外界信息,并在各平臺對網暴行為進行舉報和投訴,如果謠言和攻擊進一步發展,可求助律師和互聯網法院,及時保存證據,并要求微博提供網暴者ID及真實姓名電話等。同時,發布律師聲明或起訴狀,讓網暴者無處遁形。

稿源:荊楚網

作者:王藝珺(襄陽保康)

責編:丁楚風

標簽: 網絡暴力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