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綜合 > 正文

【大學生評論大賽】IP代改成生財之道?這種生意要讓它“黃”

2022-05-14 05:02:21來源:荊楚網  

海外博主的IP歸屬地卻在國內,各省吃喝玩樂博主的IP歸屬地都在湖南……隨著IP歸屬地功能的上新,在各網紅大V慘遭翻車的同時,IP代改業務也隨之出現,記者發現甚至最低花費13元就可以更改IP歸屬地。對此,專家表示,顯示IP歸屬地并不侵犯用戶隱私,衍生的畸形產業應加大打擊力度。(5月8日 《北京青年報》)

顯示IP屬地,對于強化他律與自律、捍衛網絡良序有積極意義,妄想違法修改IP屬地不符合“清朗”趨勢。各大平臺宣布展示IP屬性后,不少博主、網紅“現了原形”,IP修改便產生了供需關系,也一定程度上削減了此功能上線的作用,可稱之為“技術的幫兇”,對于這種倒行逆施的行為決不能任其發展,理應“庖丁解?!狈治鲋卫聿呗?,從而快刀斬亂麻,徹底鏟斷“代改”灰色產業鏈。

實際上,“代改”業務根本沒有那般美好,背后的安全隱患需引起重視。不少顧客以為穿上了“皇帝的新裝”便可再度口無遮攔......未免有些入戲太深。商家采取種種手段更改IP或異地代理人代為發布內容都極可能有泄露賬號、密碼和個人隱私的極大風險,也有可能因為代理人擅自發布非法內容而承擔法律責任。由此來看,十幾元代改換取無法估量的代價實在是不值得。

打蛇打七寸,治理修改IP亂象不是沒法子。一方面,相關部門不妨開展聯合行動,依法關閉不法商家營銷此類業務的渠道,嚴重者給予處罰;平臺進一步完善IP屬地功能,對動態IP地址進行攔截、強制下線等,日常監督、監管機制下還需抓住規律,針對特定人群進行定期技術偵測。值得一提的是,公安部在“凈網2021”工作成效發布會上指出,非法IP代理一直都是被嚴厲打擊的對象,并已依法關停非法寬帶線路1.3萬余條、寬帶上網賬號5000余個。

凈化網絡生態并非一蹴而就,行動也不能只在一時。未來更需建立長效性的治理機制,針對采用方式方法出現的漏洞及時修補,盡早“開方”。后臺實名制也好,前臺亮明IP屬地也好,都意在提示網友時時心有所畏、負責發言。IP屬地展示功能是個良好的開端,某種程度上來說,此舉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仍需要更多力量、措施相互配合將其維持好、運營好、改造好,使其造福更多網民,實現網絡空間天朗氣清。

稿源:荊楚網

作者:韓欣(河西學院)

責編:丁楚風

標簽: 網絡生態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