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站導航
觀察家網 > 專題 >

紅土地上振興路:江西吉安縣鄉賢“歸巢”聚力促“共富”

中國新聞網 | 2023-08-08 19:03:30


(資料圖)

中新網吉安8月8日電 夏日炎炎,在江西吉安縣永和鎮錦源火龍果基地大棚里,一株株火龍果樹整齊分布,一顆顆紅彤彤的火龍果點綴其間。連日來,劉立志帶領著村民正在搶摘火龍果發往各大超市,現場一派火熱景象。

在可利用土地較少的錦源村,火龍果產業已成為村級農業產業的支柱。永和鎮錦源火龍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立志作為永和鎮第一批引回的鄉土人才,正用著自己的專業技能,帶領著村民奔向致富大道。

“我常年在外闖蕩,通過人才工作群了解到縣里、鎮里對返鄉創業支持力度很大,就想著回來做點什么,結合自身特長,決定選擇火龍果這個產業。”說起為什么選擇回來發展農業產業,劉立志感觸頗多。

劉立志告訴記者,幾年前,當鎮里知道他有這一想法的時候,便安排專人與其對接,將相關優惠政策、可用地塊等情況第一時間告知他,同時多次邀請其回家考察。火龍果基地從最初的幾十畝,通過“一領辦三參與”模式助力發展到現在的幾百畝,年產量近40萬斤,證明了自己當初的選擇沒有錯。

記者了解到,在“鄉賢+產業”模式的引領下,永和鎮已成功引進8名本地人才回鄉發展特色產業,累計發展火龍果種植產業1000余畝,產值1200萬元,吸納106戶脫貧戶入股,每年為脫貧戶分紅1500元以上。此外,當地還建成霍山米斛產業基地、“藍莓+桑葚”基地、蓮子產業基地等,實現區域村民年增收近3萬元,村集體經濟突破30萬元。

“鄉村振興,‘富口袋’是萬事的基礎,‘富腦袋’才是高質量的振興。本土人才的回歸,到本地鄉賢隊伍的壯大,既是口袋富足的過程,更是腦袋豐盈的過程。因此,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只有把鄉村打造成一個能夠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地方,鄉村振興戰略才能落地。”吉安縣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曹仁友說。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標簽:

  • 標簽:中國觀察家網,商業門戶網站,新聞,專題,財經,新媒體,焦點,排行,教育,熱點,行業,消費,互聯網,科技,國際,文化,時事,社會,國內,健康,產業資訊,房產,體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