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站導航
觀察家網 > 專題 >

智造預制菜丨三珍集團:專注魚類水產預制菜賽道 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21世紀經濟報道 | 2023-07-28 22:33:44

“可以說有的魚天生就是為了做烤魚而存在的,鮰魚的油脂豐富,在制作過程中,它油脂的香味會被充分散發出來,是其他品種的魚所不具備的。就像我們吃北京烤鴨一樣,最重點的就是它鴨皮的香味。”安徽富煌三珍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有魚妖預制烤魚品牌的創始人張勁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有魚妖是安徽富煌三珍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三珍集團”)旗下的預制菜烤魚品牌。公司擁有國家級鮰魚良種場,并且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從苗種繁育、生態養殖、精深加工,冷鏈物流到全球銷售的鮰魚全產業鏈企業,可以實現活魚穩定持續供應和成本可控,從源頭把控魚肉質量安全。

近年來,預制菜行業受疫情影響,呈爆發態勢,但本質上是國家人口結構的改變和經濟發展帶來生活方式變化的改變,這種變化并非短期,是發展必然,只是因為外因將變化提速了。隨著市場不斷成熟,預制菜將會進入常態化發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站在行業的角度來看,水產類預制菜的發展速度要落后于預制菜整體增速,具體來看,水產預制菜尚未有能夠突圍而出的頭部企業。

張勁表示,隨著現代整體生活節奏加快,大大減少了消費者的做菜時間,因此,預制菜的發展前景很好。而在這種情況下,預制菜行業卻還沒有明確品類、細分的預制菜品牌,因此,在水產預制菜領域我們還是有機會的。

“我們會在水產預制菜領域加大投入的力量,在產品開發、渠道建設和渠道份額上發力。不管未來發展再好,我們還是只做以魚為原料的預制菜,以清江鮰魚為主打,做深做透,再橫向發展。”張勁說。

打破苗種種業封鎖

眾所周知,預制菜行業按照主要原料可以分為肉類、水產類、糧食類、果蔬菌四類,其中水產品已經成為預制菜市場上重要的原料之一,水產品預制菜的市場空間十分廣闊。

紅餐產業研究院報道,2022年中國水產預制菜行業規模達1047億元,同比增長16.8%,預計未來中國水產預制菜市場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水產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2576億元。

“我們進入水產預制菜賽道并不是盲目選擇,而是結合了自身優勢。”張勁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三珍集團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家針對鮰魚的全生態產業鏈企業,也是水產全產業鏈體系建設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1984年,鮰魚作為美國最大的淡水經濟魚從美國引進,引種成功后在清江水庫養殖,所以也被稱為清江魚。為打破美國種業對我國的苗種種業的封鎖,三珍集團作為國家種業陣型企業,與江蘇淡水研究所聯合培育了“江豐一號”鮰魚品種(斑點叉尾鮰)。

該品種在相同的養殖條件下,18月齡成魚體重比父母本自交子一代平均提高22.1%,比普通斑點叉尾鮰提高25.3%,適宜在我國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水體中養殖。

在水產行業深耕20余年,三珍集團在國內已經擁有1000多畝的國家級鮰魚苗種場、20萬畝的訂單養殖基地以及200畝的這個水產加工區,可確保原料的穩定性,對整體供應鏈也有充分保障。

三珍集團不只是鮰魚品類的行業領跑者,也是開背調味鮰魚的開創者。在生產過程中,三珍集團已經制定了相關標準,例如:鮰魚開背、腌制調味、油炸工藝等標準。此外,三珍食品還擁有各項專利共58項,其中,發明專利有34項。

據悉,三珍集團已經服務了360余家烤魚品牌,近4000家連鎖門店,年銷售額達6億元左右,不難看出三珍集團已經具有其他品牌短時間內難以超越的核心優勢。

盡管在原材料方面占盡優勢,但作為率先進入預制烤魚賽道的企業,三珍集團也有難以解決的“痛點”。

“鮮”是水產品的靈魂所在,講究現殺現吃。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并沒有針對烤魚的完整生產線。因此,三珍集團不得不根據自身的需求找到不同的工廠進行設備定制,同時將不同功能的獨立設備串聯起來,形成完整的生產線,以保證生產預制烤魚的品質。

為保證鮰魚的鮮活度,三珍集團從整體工作鏈條出發,使用多項技術保障烤魚口感。

“為了更好地守鮮,我們實現了從魚塘到工廠現殺不超過24小時,保障產品的新鮮口感。”張勁表示,“我們特意改造速凍線,將鮰魚油炸后直接速凍,實現瞬時鎖鮮。同時,為防止魚肉長期浸泡湯汁口感發柴,我們堅持使用AB包的獨立包裝形式,保證魚肉的鮮嫩口感,從整體鏈條體系保證烤魚的鮮嫩。”

實現BC端兩條腿“走路”

服務多家B端連鎖烤魚品牌和門店,三珍食品在B端已經是頭部企業。盡管如此,張勁發現,三珍集團一直處于餐飲行業的背后,并不被大眾消費者熟知。

長期從事餐飲行業的直覺告訴張勁,僅依靠B端一條腿走路對企業來說是不夠的。三珍集團需要一個積壓的增長曲線,拓展C端市場,實現BC端相互驅動發展,有魚妖品牌也由此應運而生。

事實上,中國預制菜的銷售還停留在B端,占整個預制菜銷量的近80%,家庭消費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小。盡管各類電商平臺、大型餐企在過年、封控期間給出可觀的銷售數據,但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年節的加持,日常銷售的比例依然不足,預制菜想要走進日常餐桌,成為一日三餐的一部分,還需要時間培育。

作為最終為預制菜買單的人,消費者的認可至關重要。考慮到BC端消費者需求的不同,有魚妖在預制烤魚產品的制作工藝和用魚規格上進行了區分。

張勁介紹,對于需求量龐大的B端市場,我們選取的是針對多人聚會的大規格鮰魚(900g-1500g),事先調味后再讓餐廳現場烤制,在保障鮮味的同時,減少制作工序。而C端消費者在制作方面設備不足,有魚妖選取針對2-3人家庭場景的小規格鮰魚(約600g-900g),預先進行烤魚的腌制制作,并且佐以配菜,豐富口感。

這樣大小魚“通吃”的做法,在考慮用戶體驗感的同時,三珍集團也實現自身BC端的原料互補,既降低B端的供應鏈成本,也降低C端的原料成本,形成原料采購成本的優勢。

為了拓展C端賽道,有魚妖推出了針對場景打造的新款露營裝烤魚。在原有的烤魚醬料包的基礎上,將原本150克的蔬菜包增至400克,同時,采用升級的冷凍蔬菜工藝,還原蔬菜口感。此外三珍集團多方考慮,針對露營的場景,增設了支架,烤盤、環保燃料、餐墊等露營工具。值得一提的是,產品里還準備了親子互動的拼圖,以拉近父母和孩子的距離,增添戶外露營的野趣。

“預制菜并不是速食,我們非常希望C端的消費者可以參與到制作過程中,參與制作才能提高整體產品的還原度,體驗到制作的樂趣,這也是我們品牌其中的價值理念。”張勁說。

此外,在C端出口方面,三珍集團也進行了預制烤魚賽道的布局,目前已成功打開了韓國和新加坡的市場,銷量穩步上漲。

張勁表示,三珍集團在夯實B端賽道的同時,也會通過有魚妖預制烤魚品牌在C端去不斷嘗試新的零售方式,例如:打造社區版的小盒馬等,結合第三方渠道網絡鋪設,進行線上線下一體化,打破冷鏈預制菜的物流瓶頸,降本提效,更好地服務終端消費者。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標簽:

  • 標簽:中國觀察家網,商業門戶網站,新聞,專題,財經,新媒體,焦點,排行,教育,熱點,行業,消費,互聯網,科技,國際,文化,時事,社會,國內,健康,產業資訊,房產,體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