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全球微速訊:【代表委員風采】深化生態補償 推進綠色發展——訪全國人大代表,休寧縣鶴城鄉新安源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發權

2023-02-28 13:41:40來源:安徽新聞網-安徽日報  


【資料圖】

六股尖下,寒意猶存。“最近一直在企業、鄉村走訪,把鄉親們好的想法收集起來,納入我的建議。”2月24日晚上8時許,全國人大代表,休寧縣鶴城鄉新安源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發權剛剛結束當天的走訪。

這是李發權第一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他直言“壓力很大”。作為中國好人、安徽省勞動模范,長久以來,李發權始終忙碌在保護當地生態環境、帶領村民致富的第一線。在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他將繼續圍繞環境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等議題建言獻策。

“是守護,不只是保護!”說到新安江源頭,李發權特別強調了措辭的區別。守護,更多了一層持久堅守的含義,一如他多年來的親身實踐。休寧縣鶴城鄉新安源村地處休寧縣西南,是新安江、錢塘江、富春江三江源頭第一村,山環水繞,生態環境優越,是黃山市級生態村、安徽省美麗鄉村示范村、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

作為重點生態功能區,為提高生態產品供給能力,休寧縣許多地方犧牲了一些發展機會,產業相對落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供給不足,這種現象在其他生態功能區也有體現。李發權認為,生態功能區的發展需要國家在政策扶持、資金支持上予以重點關注。

輸血不如造血。李發權建議,應創新探索多元化補償方式,將流域生態補償與綠色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著重實施“造血型”補償;設立生態補償基金,制定產業轉移政策,實施產業幫扶制度;由政府主導、社會資本參與,結合實際打造生態經濟產業;支持新安江源頭地區創新自然資源使用制度和建立特許經營機制。

李發權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出臺政策和標準,允許生態功能區的生態產品實行“地理標志化”標注和認證制度。“以我們休寧的有機茶、香榧等農業產業為例,加注標志以后,品牌知名度提升了,農民的收入也會有較大的提高。”

李發權還建議盡快制定《生態保護補償法(條例)》,通過立法等方式,實現生態補償機制的法治化、常態化,在全社會營造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的政策環境。(見習記者 班 慧)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