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2日,富達國際發布2023年《女性投資理財調研》,聚焦中國居民退休后養老理財狀況,以及銀發族群整體幸福感。在多家機構看來,當前人口老齡化已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投資者需要盡早進行理財規劃,為老年生活提供更多的資金保障。
女性對投資收益有更高期待
(相關資料圖)
根據調研結果,相比男性受訪者中有66%認為自己有足夠資金支撐養老,這一比例在女性受訪者中為60%,表明中國女性對退休后財務信心整體欠佳。具體而言,認為其儲蓄能夠支持完整退休生涯的女性為43%,認為其退休儲備能夠應對意外支出的女性受訪者比例僅為39%,均低于男性比例。
女性對養老儲備的信心欠佳或源于她們有更高的退休財務需求。調查顯示,有56%的女性受訪者認為其退休養老年限在20年或以上,高于男性(53%)。而且她們對于養老生活的質量要求更高,更多的女性受訪者表示希望退休后能夠追求愛好(73%)、旅游度假(67%)和進行高端消費(36%),均高于男性受訪者約八個百分點。女性也更為擔心包括長期住養老院和雇傭長期住家護工在內的年老后護理費用。
在風險回報方面,有約三分之二的女性受訪者表示僅能接受5%以內的波動,但在較低的風險偏好之下,女性反而對收益有更高期待。調研顯示,女性受訪者的平均預期年化投資回報率為9%,略高于男性的8%,還有25%的女性受訪者希望有10%以上的年化投資回報率,男性為22%。
“我們需要將養老儲備看作是一項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持續過程,鑒于女性的平均壽命更長、對于養老生活的期待和要求也稍高于男性,因此退休后的財務規劃和持續投資對于女性來說不可忽視。”富達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副首席投資官聶毅翔稱。
養老目標日期基金規模不斷擴大
隨著中國老齡化趨勢加速,養老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富達國際調研報告顯示,約三分之二的受訪者預計或希望有更多針對養老退休需求的金融和理財產品推出。
對此,富達國際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叢黎表示,人口老齡化已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在“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國家戰略”的指導下,期待在制度建設、養老產業發展以及公共服務等方面都有更多支持性政策出臺,攜手全社會、各行業共同描繪老齡社會新圖景。
聶毅翔認為,國內個人養老金制度的落地進一步推動了國民養老儲備意識和投資的提升。在這一積極趨勢下,建議人們都能從自身的目標和風險偏好出發選擇適合的養老金融產品,盡早開始養老儲備和投資。
在廣發基金看來,不同投資者的風險收益需求各異,同一投資者在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偏好也會發生變化。這種復雜的偏好、多樣的需求容易導致選擇的錯位和匹配的偏差。
“基金公司可與銀行、互聯網等財富管理機構深化合作,根據投資者年齡、退休日期、收入水平、預期投資期限等因素進行全面嚴謹的適當性評估,給出專業意見,為投資者做好把關工作。”廣發基金稱。
萬家基金表示,從個人養老金起步階段上看,養老目標基金是公募基金為養老第三支柱開發的專屬產品,也是試點階段首批納入的基金產品。基于公募機構管理養老金經驗豐富、過往管理業績出色以及運作透明、操作靈活等優勢,近年來,養老目標日期基金規模不斷擴大。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