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電動車企調整車價引起行業關注,電動車價上漲的主因是上游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動力電池占到了一輛電動車近三分之一的成本。因此,電池價格的變化對于車價帶來的影響和沖擊非常直接。
“電池的物料價格比去年年初的時候高出了將近70%,動力電池企業生產成本壓力非常大?!?月19日,有動力電池行業專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關于是否調整了價格,3月21日,寧德時代方面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受上游漲價影響,已動態調整部分電池產品價格。
另外,來自國內不同動力電池企業的多位從業人員告訴記者,在原材料成本上漲背景下,每家電池企業都面臨非常大的成本壓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由于電池原材料的價格上漲,整個電池供應體系和規則正在發生變化,電池企業希望以更加靈活的議價機制供貨。迫于供應壓力,大部分主機廠都在和電池企業重新商議價格,而在價格重新確定之后,車企就會對其車價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不過,由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動力電池價格仍有上漲的可能性。
由于電池原材料的價格上漲,整個電池供應體系和規則正在發生變化。視覺中國
議價、再議價
事實上,由于去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增長,拉動了對動力電池的需求,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態勢從去年年中就已經開始逐步顯現。去年三季度開始,就已經有動力電池企業開始調整動力電池的供貨價格。
當時,不少電池企業就采取了產品報價實時更新、明確漲價幅度、縮短賬期、已有訂單重新議價等手段,來應對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但即便如此,在議價的過程中,一些電池企業也必須承擔部分上漲成本,這也影響了企業部分的利潤。
今年以來,由于原材料價格繼續上漲,此前電池上漲的幅度難以維系,主機廠和電池企業繼續議價。
去年,雖然電池材料的價格已經上漲,但是大多數由主機廠和電池企業內部消化。但是,今年以來企業難以繼續自己承擔原材料上漲的壓力,目前壓力已經傳導至終端車價的上漲。
“目前,大部分續航在500-600公里左右車型,價格上漲的幅度在2-3萬元之間。但事實上這已經是車企和電池企業消化了部分成本的情況?!庇熊嚻笕耸繉?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上述人士告訴記者,目前,車企和電池廠大多數都是比較靈活的定價機制,有的采取了聯動的價格機制。
理想汽車CEO李想3月19日在微博表示,目前來看,與電池廠商已經簽訂合同確定二季度電池漲價幅度的品牌,基本上都立刻宣布了漲價。還沒有漲價的,大部分是漲價幅度還沒有談妥,等談妥后也會立刻漲價。今年二季度電池成本上漲的幅度會非常離譜。
多位行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如果原材料價格繼續上漲,電池的價格仍有繼續上漲的可能。因此,動力電池企業目前更傾向于以更靈活的機制與客戶商議價格,從而減少對自身盈利性的影響。
事實上,動力電池的議價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著企業的經營情況。
孚能科技此前已經公布了2021年財報,該公司2021年營收同比增長203.97%至34.03億元,但凈虧損擴大至9.74億元。
原材料價格上漲是導致孚能科技虧損擴大的其中一個原因。孚能科技表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處于迅猛發展的新時期,動力電池原材料需求上升,公司主要產品原材料價格均出現大幅上漲,材料成本增加,而由于價格調整存在滯后性,年內產品價格未能隨動力電池材料價格的上漲趨勢及時上調。不過,目前多數客戶產品售價已進行調整。
該公司何時能夠扭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與最大客戶奔馳之前的提價幅度。此前,孚能科技就已經在公告中透露,正與奔馳母公司戴姆勒商議價格上漲的幅度。近期,有投資者在投資平臺問及“是否已完成與戴姆勒的提價”,孚能科技稱其與戴姆勒價格談判尚在進行中。
電池回收升溫
今年以來,鋰鹽產品價格不斷上漲,尤其是碳酸鋰價格,已從年初的25萬元/噸一路漲到50萬元/噸。
工信部網站在3月18日發布消息稱,已會同發改委等部門組織召開鋰行業運行座談會和動力電池上游材料漲價問題座談會。會議要求,應共同引導鋰鹽價格理性回歸,加大力度保障市場供應,更好支撐國內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受政府調節及供應增加等因素影響,碳酸鋰價格已逐步企穩。
此外,有動力電池企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50萬元/噸的價格已經很高,雖然目前市面上鋰鹽資源仍然緊俏,但企業難以承擔更高的價格。如果價格繼續上漲,企業難以接受高價碳酸鋰產品,因此后續會以更謹慎的態度來觀望價格的上漲態勢。
部分電池企業此前已經布局上游,相關效果也將逐步顯現,有望緩解企業的一些壓力。例如,3月18日,國軒高科就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的碳酸鋰項目于今年一季度量產,產能已逐步釋放,預計今年產能約為1萬噸。寧德時代更是在2020年宣布在上下游投資290億元,這一舉措也有望鞏固其產業鏈安全,效果有望在后期顯現。
不過,長期來看,鋰礦屬于不可再生資源,碳酸鋰價格仍將受制于供需關系。從目前來看,由于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仍以較高的速度增長,電池需求同樣在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材料看漲的行情下,通過電池回收來實現材料再利用,動力電池回收市場開始升溫。采用先進技術高比例地回收貴重金屬,可以緩解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壓力。
另外,隨著第一批電動汽車使用壽命結束,退役電池市場的規模也有望在未來幾年快速擴大,通過回收利用能夠進一步將電池全生命周期的價值更大化。當然,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同樣需要主機廠和動力電池企業之間緊密合作。目前,包括寧德時代在內的大多數電池企業以及主要整車企業,都在開始布局電池回收業務。